勝利從 111 年開始規劃執行畢業策展課程,課程透過 SDGs 內涵引導學生突破視覺媒介侷限,從「聲音」出發,敏覺 SDGs 在生活中的情境,發想臺南的未來,學習在城市中聆聽,以「創意美感」、「五感探索」作為課題,並聚焦「城市、生活聲景」及城市議題。課程中我們結合環境教育與創新科技的概念,與聲音地景新型態藝術創作,著學生從勝利出發,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以環境永續、城市永續為概念,臺南府城為場域,進行現地議題的探究與未來想像。
每一年的畢業策展主題不同, 111 年第 82 屆畢業生以「三聲到‧府城 400Yearsss!」為主題,進行多媒材的創作與多地的巡迴策展,作品從學校出發、胖地到可庫空間,每個展場依其場地的特性,展現不同的風格。 112 年第 83 屆畢業策展為「臺南四百‧府城百景城市調」,學生透過鏡頭捕捉覺察到的城市議題,呈現議題色調與 Podcast 故事性。
112 年的策展,由彩晶文教基金會拍攝紀錄片,榮獲 2024 台北金鵰微電影展永續微電影銀獎;長版報導也獲得第 8 屆全球華文新聞獎社會價值獎。課程以學生為主題,在課程中學生跨領域能力的展現、美感創作的創新、公民素養行動力、資訊科技整合力、在地知識建構力,顯見勝利畢業策展課程的永續性與獨特性。
評審評語:
作品十分特殊,紀錄環境聲音成為教育實踐過程,了解環境歷史文化的依據,並和臺南四百年歷史文化做連結,讓可能消失的聲音和聲景成為具體的行動和紀錄,再現公開展示,強調聲景不易保存,卻與環境變遷息息相關。這是很特殊的題材和環境教育教案。在以視覺圖像文字當道的傳播報導中,提供了不同方向的省思。事件功勞要給臺南勝利國小,而媒體也敏銳地挖掘這樣 SDGs 題材,則肯定聲音本身反映了時代文化,小學生可愛純真拿著錄音器材,張開耳朵去聽環境音,山邊、海邊、都市、鄉材......用聽覺紀錄聲景的永續議題,看社會文化發展,是令人欣喜和具有意義的傳播行為和故事的記載者。
聲音對於人的身體、心靈、記憶、感觸的影響是龐大和深遠的。目前影視音重視配樂、配音、音效、收音,新聞報導中很少對聲景進行探討,以聲音紀錄續的人文面,具有SDGs的社會進步指標,十分有啟發性,值得開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