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.
:::
教務處 黃雅貴 - 母語日宣導 | 2021-01-17 | 點閱數: 2731
◎春分,日暝對分:春分日晝夜各為十二小時。
◎春分前好布田(插秧),春分後好種豆:這是臺灣北部地區的農業現象,南部則比較早。
◎春分落雨落到清明:春分多雨。
◎春分有雨病人稀,五穀稻作處處宜:春分時節農作物成長正須雨水滋潤。

◎二八月亂穿衣:農曆二月、八月,氣候冷熱變化多端,故有亂穿衣現象。

節氣故事

       因為地球自轉,使太陽光直射地球的位置會有所改變,所以各地區太陽光照射的時間長短會有不同,產生了四季不同的季節。每年 3 月 21 日 前後,太陽直射在赤道上,使南北半球各地的白天和夜晚一樣長,這天剛好在「立春」與「立夏」的中間,所以稱為「春分」。

  從「春分」之後,太陽照射的位置會逐漸往北回歸線,北半球受到日照的時間會越來越長,氣候會越來越暖和,所以西洋人習慣將「春分」作為春天的開始,我國則是將 3 月 21 日 訂為「氣象節」。因為氣溫的回暖,進入百花盛開的春季,且濕度與溫度適中,水分充足,所以正是農家插秧的好時間呢!有句諺語說:「 2 月驚蟄又春分,種樹施肥耕地深」,形容這個時候最適合耕作插秧,萬物欣欣向榮的景象。

  由於「驚蟄」過後,所有在土裡的蟲、鼠、蛇等等生物都開始出來活動了,所以農夫要更加注意剛種植的農作物受到蟲害,加上氣候變化大,也容易增加農作物受凍的機會,因此「春分」是農夫最忙碌的時候呢!

資料來源:https://kids.coa.gov.tw/view.php?func=solar&id=6